查看原文
其他

小传、家谱、城事:“寻根三部曲”像一条河流,流过高中三年

宋士广 新读写 2021-04-17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今年的一段开学演讲,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共鸣,他说:“我们每个学生都要做一个有灵魂的人,做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这将使你的一生绽放出绚丽的光芒。”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上海市大同中学语文组进行了一项有益的实践,从2018年开始,他们每年都会为学生精心设计一份作业,并形成了一个系列——小传、家谱、城事,即“寻根”三部曲。因为这份作业,学生打开了一个观察社会、学习历史的小窗口,经历了一次真实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交上来的作业也不再敷衍,不再空洞乏味。通过这一系列作业设计的成功体验,我们不难看出“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重要性。


“寻根”三部曲


宋士广

上海市大同中学


小传,家谱,城事。


  这就是上海市大同中学语文组设计的一系列独特的暑假作业,我们称之为“寻根”三部曲。


  树无根难活,人无根难立。教书育人,立根树魂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然而,根在哪里?需要我们去寻觅。教材里有,课堂上有,作业里也应该有。只有每个环节都有了寻根的意识,我们的教育才能够根深叶茂,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够不忘本。


  小传,注重向自我内部挖掘,放在高一新生报道后的暑假,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之前的人生,另一方面也可以激起他们对高中生涯的展望。另外,也可以让老师通过批阅作业对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家谱,引导学生去了解家族的发展和变迁。我们的要求是,修一份五世家谱,要设计简明的世系图,并调查家族长辈,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家族故事。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一个家庭的变迁必然和国家的历史相纠葛,也必然折射出传统文化的光芒。另外,制作家谱,设计世系图,撰写家族故事,也可以让学生增进对家庭的了解,尤其是对祖先创业持家的了解,能够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族,重视人伦和亲情。


  沿着“家谱”往前发展,自然而然就是“城事”。过去,总固执地认为乡野才是属于乡愁的,然而,随着城市生活的岁月增长,逐渐超过乡村生活的长度,我愈来愈意识到这种想法的自私与局促。对于这些出生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城市就是他们的故乡,钢筋混凝土里搅拌的就是他们的乡愁。


  而且,城市坚硬的外表之下,是和乡野一样柔软肥沃的土地,一样可以长出粮食和树木。天上的雨落在沥青路面上打在窗户上,一样很美。所以,一条小街,一间老屋,一爿杂货店,一个电影院,一出好戏,一种小吃,一位名家,一个看门人……在时光的流逝里,一样会在城市的唱片上刻下或深或浅的痕迹,这就是“城事”。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在自传体小说《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中说:

 “我们一生当中至少都有一次反思,带领我们检视自己出生的环境。我们何以在特定的这一天出生在特定的世界这一角?我们出生的家庭,人生签牌分派给我们的国家和城市——都期待我们的爱。”


建筑家王澍设计的宁波博物馆,特意将许多拆下来的旧砖瓦嵌在了水泥的墙体里,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也成为城市新旧变迁的证明。我们的城市,不只是属于那些伟人名流、专家学者、城市规划师或者画家诗人的。我们尽可以拿起自己的笔,写下自己的见闻,写下自己对这座城的思绪,这无疑是延续城市的文脉。

  这三部曲像一条河流,流过高中三年。“根”先内部生发,再向外部延伸,延伸,最后又回到内心深处。我们想,在暑假里,做一份这样的作业,是有意义的。

  然而,这条河流并非先从上游的“小序”开始,而是从中游的“家谱”发源,然后沿流而下,溯游而上,最终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最初,我们的设想只是布置一些学生喜欢的作业,抄不到的作业。但学生交上来的作业让我们喜出望外,有学生自曝幼时顽劣的,有拿自己的名字大作文章的;有为了修家谱专门跑回老家的,或者组建了家族微信群的,有拉着爷爷奶奶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的;有同学为了调查某条公交线的变迁专门去档案馆查资料的,有同学结伴去杨树浦水厂实地考察调研的,还有的利用软件设计了调查问卷征询大家看法的。总而言之,无论过程还是结果,学生的作业大都完成得很好,有些甚至令人惊艳。

  用郭金华校长的话来讲,这些作业的设计不仅仅是寻根之旅,还是一次研究性学习的旅程,有益于学生思考自我、家庭和社会,正所谓“小作业,大乾坤”。

  当然,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是语文的本色。学生完成的作业,无论是显性的语言、图谱等内容,还是隐性的思想、情感等方面,大体上还是非常不错的。较之以前布置的普通作业,写读后感,写文化随笔,方向更明确,切入点更精当,也更让学生感到趣味,乐于投入。

  让我们来欣赏几个片段,以期有一个具体的感知。

  王浩儒:梦想,对我来说,说难不难,说易不易。我想做的,首先是接受这个社会,什么样的苦都吃一遍。我认为只有接受这个世界的恶意,才能有动力前行。社会上有人很会使用“赞扬杀人法”,就是将一个人吹吹捧捧让他到达骄傲自满的地步,进而失去前行的动力,这与我想避免的事是一个性质。(《年少轻狂的我》)

  高语嘉:对这篇家族故事贡献最大的,是我年逾八旬的奶奶。一天晚饭后,我想起这个作业,便去问她。奶奶仿佛一盏古老失修的烛台又“唰”地被点亮了一样,兴致勃勃、连说带比划地给我讲了四个多小时。要知道,自从三年前爷爷离世,她就变得沉默寡言,常常枯坐半天一句话也没有。听着听着,我的思绪有些飘远了:记不得上次和她像这样谈话是多久之前的事了。家里人各忙各的,竟渐渐忽略了她。我不禁有些自责。多亏这次作业,否则我又何来觉悟去点亮这一盏温暖的烛台呢?(《老实人》创作感想)

  史景澄:离大同中学不远,有一条普普通通的双向四车道马路,它西连斜土东路,东邻南浦大桥,全长约700米。就是这条看似平凡的道路,曾见证过上海甚至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沧桑历程,留下了我们民族在艰难时刻救国存亡的难忘记忆。这条路,便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国货路。(《国货路,美丽的国货梦》)

  更难得的是,这些作业在家长那里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很好的反响。一个同学的外公兴奋了写了《外孙女修家谱》的文章,发表在报刊上。还有一位家长,特意在高考结束后,带着孩子回祖辈创业的久未联系的老家去看了看。有媒体特别报道了《一次寻根的旅程,一份有意义的作业》。有两位同学拿家族故事参加征文比赛,获得了两个上海市一等奖。

  学校也非常支持我们这一系列的暑假作业设计,不仅在各方面提供支持,还发了校报的专刊,最关键的是希望我们能够将这“寻根”系列作业不断加以完善,形成大同中学的特色活动。

  通过这一系列作业设计的成功体验,我们也逐渐意识到“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重要性。作业设计一要循序渐进,二要适合学生,三要积极反馈。切忌设计时大而无当粗枝大叶让人无措,切忌布置时主题先行痕迹太露令人生厌,切忌收上来草率处理批改拖沓浇灭热情。

  最后,我想分享一位学生的体会:

“研习家谱,向长辈取经问典,着实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当原本陌生的、只存在于历史课本中的历史事件,突然代入了亲人的身影,你会突然觉得历史竟然如此亲切真实。如果问一个问题:‘国家实施土地国有化是什么时候啊?’历史书和政治书都会告诉你:‘是在公元1954年’,不错,很标准的答案。但好像缺点什么。但如果你的祖父告诉你:‘是在我10岁的时候,当时我的父亲……’你就会恍然大悟。”


“小传”作业:

我在土里埋着

李佳妮

我的脑子总比别人要晚一些开窍。

从幼儿园小班模糊的记忆里,我看到自己当时的笨拙,反应慢,动作迟缓,午休时间大家都在玩抢手的积木,我再旁边只有看着的份儿,心里羡慕不已。终于在一次放学后,我在空旷的玩乐室里左看看,右看看,下定决心,终于摸上了自己幻想许久的积木。

——不过如此。听着无人的教室里只有我玩弄积木发出的“咔嗒”声,我从未感觉过如此乏味空虚。

幼儿园大班的记忆更为深刻。我还记得早操后的自由活动时间,在大家都在玩乐时,我一个人蹲下来捡起地上不知名的野果,细细地抹了上面的灰,放进口袋里。在玩扮家家酒是,我也从未成功参与进去过,拿出从家里投来的笔记本,在上面胡乱写着一些错别字。寂寞无聊时,又天真地用“成熟”来安慰自己。

小学一年级上课,我手足无措,我甚至不识得拼音,只认它们为字母;也不懂得上课铃,以及要坐在自己座位上这些最简单的规矩。我被要求请家长,班主任委婉地建议我妈带我去医院看看智力问题……所幸我妈没告诉我,当时我还可怜地认为自己做得不错。

后来呢?后来自然是开窍了。我学习学得比在那所水平一般的学校里的任何人都要好,我考年级第一、年级第二,直到五年级毕业,从问题儿童变成种子选手,又从初一一下子跌入谷底。

初中的分班考,我三门课都挂了红灯,一直到初二都不上不下地挂着。但我迟早要开窍,只是比别人要晚些。于是,初三重新分班时,我分到了小理科班,尽管要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尽管在陌生的班级没有一个知心好友,我却渐渐开始习惯,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包括如今升上高中的我,虽然成绩有挂在了尾巴后,在新同学面前也说不出话来,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慢慢改变的。

我看过《落花生》,看过《出土豆的人》,人们赞扬这些文章的语言朴实简练,我更能体会到其中的浪漫。“土豆埋在泥土里会做梦吗?做的梦会是泥土的颜色吗?”

我想,会的。土豆会做梦的,埋在土里的花生、土豆、红薯、萝卜,还有我,都有一个梦想,扎根发芽,在地上看不见我的努力,等我暴露在空气里,先前的质疑都会化成赞叹。


沉默的河流

李心一

如果要形容我是怎样的人,在更加久远的以前,或许我会认为自己是一只轻盈的燕子、一条快活的鱼。而现在,我更愿意形容自己是一条沉默的河流。

苏轼的《临江仙》中写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对这句话很有感触。初三这一年,所有成绩都变为可视化的筹码,我每天都会忧心成绩而充满压力,如果进步会担心无法保持,而退步则要担心无法进步。再加上同学们都在努力,连维持原来的排名都很困难。我也不得不变得唯成绩是图,功利起来。

我给自己套上了无形的枷锁,每天对成绩的患得患失,不仅让我的成绩下降了,也使我的心态变得不健康了。我无助的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发生改变。

当看到苏轼这句词时,我的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人生只不过是座旅店,而我只是路过的行人。回想起刚升入六年级的时候,我也曾考过班级倒数,但那时的我明白还有机会,所以并未太过看重。可是到了初三,我的心却迷失了方向。现在想起来,无论何时乃至以后的人生都是同理:我应该做一条河流,不计较得失,只顾向大海奔去。以往的我做的并不好,希望高中的我能更加洒脱一点。

所谓“沉默的河流”,比起“少言寡语”的解释更像是隐藏了些什么。我的情绪很少外露,也很少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很少真正为自己索求什么,就像一条丢进石子也不会泛起波澜的沉默河流。我对学习的态度也是如此:不声张,不成为突出的那一个。有时候我会问自己,这样是不是有些太过怯懦,甚至连妈妈都对我提出异议。在高中,我更希望自己平时可以保持平和的心态,但到了关键时刻能大声喊出自己的声音。

想想自己初二时惧怕初三的生活,初三毕业又开始担忧高一的生活。这种心情就像一个单循环的闭环,一直把我禁锢,就像我懦弱的沉默反映出的一样,我不是一个勇敢的人,更不是一个特别有冲劲的人。但我一直身处这个环中,本应该因胆怯、懒惰放弃拼搏,实际上我却为了心中遥不可及的梦想一直在咬牙奔跑着。我只是与自己暗暗较劲,把梦想藏在心里。

中考结束后,妈妈说,你要是考到590分以上我就满意了。我赌气地反问她:你怎么知道我考不到605分?其实中考前的两次模拟考试我都考得不太好,我沉默着,每天复习、刷题,学习到深夜,妈妈不知道我给自己定的目标一直就是600分。

最终尘埃落定,电脑的中考查分网跳出成绩单的那一刹那,我终于可以给自己一个交代,我做到了,甚至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好。也正是中考的成功,让我开始相信,相信自己是优秀的,相信自己的梦想终会有实现的一天。我从没有任何一刻像现在这样相信自己。

然而我也知道进入高中并不是终点,而是崭新的起点。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课程、新的节奏,或许会很不适应。我不是个胜不骄、败不馁的人,比起改变我更希望自己能看淡落差,心平气和地面对风浪。

我坚信心中有理想和目标,脚步才会更坚定;有了过去的经历积淀,才会奔跑得更加自信。奔跑着,我将一直努力奔跑着。

沉默的河流向大海奔涌着,永远奔涌着,如同没有遇到过阻碍,永远心怀大海,一直坚信能够到达。

我这条沉默的河流,也将一直洒脱地、沉默地奔涌着……


“家谱”作业:

我的爷爷是逃兵

吴雯

趁着暑假在家,作为新青年的我们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花些时间陪陪长辈,听他们讲述过去的一些事情。“追根溯源”一直是我们青年所缺乏的,不如趁这大好时机,拉近与长辈的距离,吸取他们比我们丰富几倍的人生经验,反思过去,思考未来,学习传承家风,让我们年轻人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前进。

1931年9月18日,抗日战争正式打响,许多有志之士纷纷投入战场,誓死保卫祖国。而身处这动荡时局甚至是最前线的正是我们的祖爷祖辈。看着已是花甲甚至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们摸着发白的鬓发,难以想象他们曾穿着军装,带着一腔热血和敌人激烈交锋。只有亲自听过他们的口口声述才能亲子体会到当时战乱的紧张激烈,先人的英勇身姿,并感叹现在的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这些仅靠资料或是年表是无法感受到的。

要说家族故事,老人们口中的必都是当时战局的紧张,先人的英勇,都是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但在我的家族中,有一个故事不禁令我陷入思考,常常左右为难。

我爷爷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贫困年代,由于没有财力支持,爷爷只得四处求学,最终竟成为了一名飞行员。某一次战役中,爷爷与同伴撤退时受袭,战斗机尾翼受损,黑烟瞬间充斥整个机舱。在这危机时刻,爷爷脑海中浮现出的是家乡的妻子与未出世的孩子。于是在背离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爷爷立即打开舱门一跃而下——是的,严重些说的话,他算是一名逃兵。最终另一名同伴控制飞机成功降落、着陆,爷爷则受到处分,被开除军籍,最终回到家乡。

并不能算是一个光辉事迹,说是黑历史也不为过。但听到这个故事,家里人没一个持嘲讽态度。“如果当时没有跳,应该会比现在更加出人头地吧”长子回忆道,“但万一人和机都交代在那里的话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团圆了”。

爷爷为了家人背弃了士兵的戒律,放弃了名誉,“逃兵”二字是屈辱的,但为了家人选择保求性命,真的是错的吗?我觉得是非并不全是法规能断定的。

为国捐躯是当时所有人认定是光荣的,是民族意识的体现,而被儿女情长拖累,想要回避战场是被认定为懦弱的。面对外忧内患,有这份报效祖国的觉悟可以使民族团结一致,保护祖国的未来。这份精神必定是崇高的,这无可否认。司马迁如此说过:“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虽然儿女情长比起国家存亡来说确实是微乎其微的,但并不能因此判定其为无用的,可以轻易放弃的。它只是存在轻重之比,并且这比重衡量是因人而异的。

有人认为国家存亡优先,有人看重自己的家庭。前者毫无疑问会被人所歌颂,但后者的想法也并无过错。思想是自由的,人的行动也是自由的。舍大家为小家,人们会指责他的自私懦弱,但对这个人来说,他只是更加看重家庭亲人,并且愿意为此接受世人的嘲讽、法律的处置。在我看来,有了这样的觉悟,他也同样是值得尊敬的。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为国捐躯的精神是伟大的,但也是取决于自己的选择。若因违背了这种精神就被冷眼相待,那这种精神只会成为一种道德绑架。因此,我认为若是做好了觉悟,遵从本心,就算被儿女情长拖累,苟全性命于乱世,又何妨?

“逃兵”二字也许在爷爷心中曾是一道深深的烙印,他终其一生是否释然我们并不知晓。若爷爷当初选择舍小家为大家,也许这段故事会讲述得更加绘声绘色,更加慷慨激昂。但我们都希望爷爷平安。

每个人都无法做到圣人那样大公无私,有着杀身成仁的崇高情怀。满怀一腔热血去保护自己的家人,又何尝不需要勇气与觉悟?不可否认,逃避国家责任是可耻的,但我们有着选择逃避的权利,也许不那么理直气壮,但我们遵从我的本心,这是我的选择。在滚滚的浓烟里,在生与死的刹那间,怯弱和勇敢都是可选项。

在众多家族故事中,我这个故事可能算是比较另类的,不那么光彩的。但我不否认爷爷的决定,他毕竟上过战场,是在危险时选择求生,而不是临阵退缩。如果那架飞机坠毁了呢?那我爷爷是不是很明智呢?

即使那些英雄,难道他们在牺牲的刹那,心头就没有掠过娇妻弱子父母家人吗?不是的。我非常喜欢鲁迅先生的两句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人性的刚与柔,是与非,在生死关头,真的难以决断。

从国家的立场来看,少了一位英雄。从我的立场来看,我庆幸没有失去我的爷爷。


三代寻根之旅

汪瑞骅 汪瑞骊

姓氏永不变,何处是根源?

据爷爷所说,我们目前的家族是由江苏省南通市丰利镇搬至上海,最初究竟来自什么地方,比较权威的说法是安徽歙县。为此我家三代都做了寻根之旅。

根据爷爷的记忆,我们的祖居就在丰利镇北街西侧,与“地藏庵”并排的一小院,名曰“汪家纸坊”。坊中线上是一间敞门厅堂,正中供着慈眉善目的文昌菩萨坐像,左侧则是怒目圆睁、高举一拳作金鸡独立状的奎星菩萨。旁边置两个大水缸,接天落水,作平时家中饮水之用——此景与龙门石窟极像。

厅堂西侧有平房数间,是大大一家居住。“大大”是汪家的特殊称谓,指长房长子。东侧是我的爷爷及其父母所居之地,有镇中少有的二层小楼,天井、厨房、柴房齐全,坊内有田园、水井、茅房等设施,生活方便。沿街向北,即为穿镇而过的河道,平日洗涤就在此处。河对面是家祠堂和为西大门中某夫人立的牌坊。

这样的安逸生活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将祠堂、牌坊等全部拆除,用于构建防御工事。抗战胜利后,房屋被国民党驻军占居,渐渐破败。解放后改造水道,故居被淹没在大河之下。这也为后来家庭到上海定居埋下伏笔。

1972年,爷爷有机会出差到歙县。县里负责招待的人见是汪家之客,招待得十分殷勤。办完公事,爷爷游览县城,只见文房用具沿街皆是,满目古朴的徽派建筑。

前年寒假,爷爷带着我和爸爸回丰利镇。没有了青瓦白墙、石板街巷和庙庵祠堂,取而代之的是马路和楼房,还有陌生的乡民。我们一行还拜访了一位姑奶奶,她家是河边的农家小楼,院子内种着蔬菜,最简单的抽水机能抽出微热的井水。

我们还参观了不远处的“范公堤”,这镇上仅存的完好古迹,虽不及杭州二堤之秀美,但也壮观。登堤东望已看不到海天线,满目都是良田、星罗棋布的养殖场、高速行驶的车辆和成片的厂房,还有如列兵似的排列在海边的风力发电机组。

去年暑假,父母带我们到宏村游览。宏村是安徽黄山市黟县三大汪姓聚集的古村落之一,汪姓的比例高达80%。我们见到了建于明代留存至今的汪家宗祠。我们还去了歙县——据说这里是丰利汪家祖先最早的居住地,如今因保有完好的徽派建筑而闻名,当下主要经营文化业和旅游业,出产著名的歙砚。

姓氏跨越地区、年龄、时代与文化,将一个家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期待着一场场寻根之旅,怀念着一句句曾经熟悉的乡音,倾听着一个个属于家乡的故事。姓氏的传承,即文化的传承,流淌在一代代人的血脉之中。源是传说中的故乡,流是祖上记忆的片段,中华民族百家姓的源流正缓缓流淌,汪姓又将流向何方?


“城市”作业:
因为一条线,爱上一座城

沈元
 
3分钟:仰望代表着浪漫的摩天轮
7分钟:流连于人民广场的人声鼎沸
9分钟:进入整修一新的延安东路隧道
11分钟:簇拥在摩登时尚的高楼群中
14分钟:领略八佰伴商业区的繁华
20分钟:驰骋在静谧的连片住宅区中
27分钟:聆听建平校园里传来的读书声
29分钟:为杨浦大桥的宏伟而叹为观止
35分钟:抵达终点站博山东路龙居路

坐在隧道三线上,从上海火车站始发,上海的不同景致就犹如幻灯片一样在眼前不断闪现而过。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条最美公交线。尤其是大上海,更是如此。

在我眼里,上海最美公交线只能是隧道三线。因为它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将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乘客面前,南来北往的旅客和淳朴善良的普通市民们在小小车厢里也演绎着一段段来来往往的故事。

    由浦东上南公交六分公司运营的公交隧道三线,作为我家门口最常坐的一条公交线路,我见证了它从2004年开始的几次转变,也因为这条线路而爱上上海公交的一切。值此契机,就让我用文字和照片,来纪念和这条线路15年来的点点滴滴吧。
 
一、横空出世,连接浦江两岸

上个世纪80年代,原先的116路更名为“隧道三线”,正式成为了通过延安东路隧道的第一条常规公交线路,使用SK661-F2车型铰接巨龙车。最早的运营路线为“上海火车站→乳山新村”。随后,由于世纪大道施工的需要,浦东段的走向一度发生了三次调整。此外,隧道三线还开设了一条专线车:ZX隧道三线。1997年该线更改路号为584路,起讫站为上海火车站→竹园新村(今世纪大道潍坊路)。2004年该线浦东段终点站调整至其昌栈渡口。
 
二、“永远和打针联系在一起”

我读幼儿园的时候,经常要去两个地方,一是东方医院,二是位于福山路乳山路口的梅园新村街道卫生中心。前者是看病,后者是打疫苗。而巧合的是,两个地点都在隧道三线的路线上。

每次坐隧道三线的时候,我都很不情愿,因为又要去打针了。坐在公交车上的15分钟感觉还好,但是一下车就慌了,眼睁睁地看着公交车远去,就像失去了自己喜欢的玩具一样难受。

更让我难受的是,由于隧道三线上下行走向不一致,每次乘车过去我却得走回家,别看路程也就那么一两公里,对于当时的我而言简直要命。
 
三、又能去新客站啦!

虽然知道隧道三线可以到人民广场,也就是我小学所在的地方,但是我们每天上下学却总是会选择地铁,理由很简单:因为地铁比较快。

隧道三线唯一受宠的时候,就是去新客站,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它反而比地铁快,而且便宜。

小时候我不知道新客站其实代表的就是上海火车站,只知道每次坐隧道三线到这个地方,都可以见到比地铁还要长的绿色特大号“地铁”,然后就可以到苏州、杭州;或者是换那时候还破破烂烂的768去莲花公寓,到一个遥远的“香活”(实际上是指乡下,当时桃浦与大场交界处非常荒凉)地方找外婆玩。

2007年隧道三线换上了进口的S0E车型(上海公交爱好者们称之为“公主”),每次开起来都非常猛,感觉一眨眼就到了人民广场,再一眨眼就到了上海火车站,童年的种种快乐,是在车窗倏忽闪过的风景中不断定格的;对公交车的喜爱,也是从那个时候植在心中,生根发芽的。
 
  四、撤并缩浪潮中的隧道三线

随着上海道路资源逐步饱和,2009年起上海公交经历了一波较大的撤并缩,不少线路被以线路优化的名义予以撤销或者并线,隧道三线也位列其中。

不过幸运的是,由于其悠久的历史,每次它都能“逃过一劫”,在一次次调整中不断延长,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线路走向。

2010年3月31日,隧道三线吞并了隧道四线,起讫站调整为上海火车站→上海科技馆地铁站;次年往浦西方向改走人民路隧道;2012年7月14日,原先的隧道三线缩线成为浦东21路(后被撤销);584路更名为隧道三线,起讫站调整为上海火车站→博山东路龙居路。
 
五、因为一条线爱上一座城

初中毕业以后,有了更多的自由度,我到人民广场不再会选择地铁,而是选择乘隧道三线。尽管延安东路隧道里的严重堵车经常能让我生无可恋,但是绝大部分时候这条线坐起来还是非常舒服的。

公主是进口手动挡车,转速一拉,F1赛车引擎的轰鸣声就会从车厢的各个角落钻出来,接下来就能看到它一路飞车的场景了,特别是过西藏路桥的时候,下桥冲过北京路绿灯拉的是全速,有那么一瞬间会被完全颠起来,体验那么一两秒“飞”的感觉。

2018年,在隧道三线开线30年之际,我正式从铁丝“转行”成为“巴迷”,怀着一腔热情投入公交系统这片浩瀚而又深沉的海洋。小时候对公交的憧憬,终于在这条线上开花结果。

2019年7月10日,隧道三线的公主(S0E)正式被崭新的纯电动公交车L0E替代,标志着隧道三线迈入了一个新时代。新型公交车运行起来不再有F1赛车般的狂野,电机声里更多了些澄静。

当然,原先的一部分“公主”,还在六分公司的782、787、981三条线上发挥着自己的余热。虽然已经超期服役,但是那一股冲劲还是一如既往地强大。在此也感谢在曾在隧道三线上运营的它们,陪伴我走过的12年美好的时光,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高中,去用发现的眼睛定格每一份美好,去用一颗热爱的心拥抱每一份感动,去用自己的文字记录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那是多么难忘的人生记忆啊!


老“南市”随想

高欣

我所在的小区位于学前街,这里曾见证了几代上海人的起起落落落。

小区建于在老蓬莱电影院的原址上,多么古老的电影院,比爷爷奶奶还要老上十几岁。曾祖父年轻时来看黑白无声电影,爷爷年轻时来看有声电影,爸爸年轻时来看黑白电影。曾祖父那时,蓬莱电影院助爱国青年抗日,群情激愤;爷爷那时,蓬莱电影院看甜蜜情侣恋爱,卿卿我我;爸爸那时,蓬莱电影院陪调皮孩子逃学逃课,任性肆意。蓬莱电影院见证了三代人的成长,可它终究没等到我出生。在我出生前几年,它突然被“旧区改造”,变成了我的家。我是踏着蓬莱电影院的废墟长大的。

爷爷经常给我说附近的往事。从小区出来右转就是学院路。这块区域的核心——文庙——至今仍保留完好。不少学生像我一样,开学前一定要来拜拜,写心愿卡,烧高香,听长眉毛的老伯伯诵上一句“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保佑……”才安心。文庙里有我最为虔诚的期待,藏着我最真实的野心。

爷爷说以前孔子在文庙讲课,学生们就都恭敬地坐在“学门”前等他老人家。但我从来没有见过学门开门,大约是孔子仙逝后再也没人敢动吧。于是我对学门有着特殊的敬畏。前些天台风,我看到学门前的树倒了,就心神不安起来,快步低头走开,盼着快点有人来清理,可别挡着求学者的路啊。

文庙有座魁星阁,大概有三四层楼高,据说是国际饭店建成以前上海最高的建筑,老上海对读书人的敬畏由此可见一斑。我便总是莫名地不喜欢国际饭店,幼稚地觉得它抢了文庙的风头,哪怕蝴蝶酥再好吃都不能弥补它的这个错误。

周日的书市淘旧书活动是文庙最广为流传的活动,至今倔强地收一块钱门票,也不知是在倔强不涨价,还是倔强要收钱。书市里都是些老人交流老书,爷爷曾像收宝贝般收来几百本老《读者》,并因此和家里人闹得不开心。二外公生前也最喜欢逛书市,有时还自己摆摊。在他得急病去世后,他收藏的旧书报纸被子女弃如敝履,马上转手卖了几万块,子女悄悄议论他浪费钱。现在的人看不起《读者》,更看不起旧书旧报纸,大概那个属于以前读书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吧。

从小区出来左转是中青溜冰场,这是妈妈小时候的回忆。十五六岁的她经常带着一群孩子逃课,踩着四轮的滑板鞋,在凹凸的地面上舞蹈,然后大家一起写检讨一起挨骂。妈妈到现在还经常向我津津乐道。中青溜冰场现在也不在了,上个月有老伯伯来问,大概也是放不下以前的回忆吧。

小区附近的地名非常有意思。文庙背后的梦花街,得名于梦笔生花“”;小区沧海苑北面的街道叫一粟街,大概是取了“沧海一粟”为名。也有人说是出自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具体不得而知,但也足以博人一笑。

以前这里也算是南市区的中心了,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建筑都陆续被拆除,它们旧时的模样只留存于长辈们心中。不知今后的人们是否还会记得,以前这里还曾存在过一个繁华的南市区?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